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3426037149

工程质量

律师介绍
业务领域
联系我们
说房网

在线咨询

  • (*仅律师可见)
  • (*仅律师可见)
您现在的位置是: 建设工程 > 工程质量 >

加强农村建筑施工薄弱环节的监管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31


近年来,随着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势带动了小城镇经济的蓬勃势头,广大小型生产加工企业、三产服务设施纷纷落户镇村驻地,一改广大农民朋友们祖辈耕耘的土地的辛勤现状,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丰富农民征收途径,一些中小型厂房、办公楼和商住楼宇如雨后春笋般矗立

  近年来,随着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势带动了小城镇经济的蓬勃势头,广大小型生产加工企业、三产服务设施纷纷落户镇村驻地,一改广大农民朋友们祖辈耕耘的的辛勤现状,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丰富农民征收途径,一些中小型厂房、办公楼和商住楼宇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而起,改变了广大农村清一色的平屋瓦房的落后面貌,活跃了农村建筑市场,有效拉动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据了解,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中,主要是由县级以上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和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分别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和行业监管的职责,而且行业监管的重点也主要针对履行了建筑工程交易手续、额分别在30万元及施工面积300平方以上、进行了安全报监的限额以上工程。但是,广大处于农村的建筑工程由于受投资主体、资金、规模,基层监管人员知识结构、业务能力、规范履职程度等制约,使一部分分布较为分散、符合交易条件和监管标准的常见小型厂房、办公楼工程和商住民房工程建筑工程没有得到有效监管。由于有关部门缺少有效监管覆盖面,广大业主贪图节省资金,相关强制性施工标准、现场安全防范措施难以有效;况且绝大多数施工人员多在农忙时下地耕种,农闲时拿瓦刀当“建筑工人”的农民工,由于缺乏技能培训,自我保护意识差,认为自己能找到活儿干就不错了,一旦发生事故,如果协商不能解决,有的施工人员就自认倒霉,有的只要拿到工头的一点“私了”补偿就心满意足了还有的不知道通过、诉讼渠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助长了广大无资质、无证照、无技术的“三无”施工队伍的“发展空间”,从而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的底子。

  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今天,我们应当切实改变原有监管思路,结合农村建筑施工特点,创新基层监管模式,从“抓基础、把源头、管现场”入手,做好农村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文章。

  一是抓基础,理出基层网络。以落实属地安全监管责任和施工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为突破口,依托村镇街村建办建设初审职能和安监中队安全监管专业优势,分别建立由招商分局、水利站、交管所、供电所等涉及到施工管理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镇街建筑安装工程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由施工企业安全员和部门、村居安全监督员组成的建筑施工安全协管信息网络两套系统,对各类建筑、安装工程进行扎口管理,定期召开通气会,做好部门间协调配合,实现施工信息共享、实现监管无缝覆盖。

  二是把源头,优化监管内容。结合挂靠施工队和个体建筑队流动性强、难于监管的实际,可以结合历次经济普查的相关基础资料,通过开展摸排比对和走访调查,依照各类建筑行业技术规范,在全面查验相关强制性要素的基础上,对经营规模、人员构成、技术能力、拥有设备、工程承揽情况实行分类建档管理,基本条件符合有关要求的,可通过组建建筑劳务合作社等形式,利用施工信息协管网络广泛收集发布各类工程信息,实现统一承揽施工劳务,履行监管手续,搭建有效管理平台。

  三是管现场,夯实安全基础。要围绕加强农村建筑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利用党员远程电教资源和农村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做好建筑行业技能工种岗位培训发证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工安全防范技能;建工等部门要经常性组织镇街监管人员、建筑劳务合作社管理人员到各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开展建筑安全法规、规程、标准的主题培训和互查活动,及时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进而净化农村建筑市场,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推进步伐。



上一篇:向领导献礼,还是向质量敬礼

下一篇:企业一年4次违法施工将被住建部清除出场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