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3426037149

劳动合同

律师介绍
业务领域
联系我们
说房网

在线咨询

  • (*仅律师可见)
  • (*仅律师可见)
您现在的位置是: 借名买房 > 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能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吗?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01


王生系公司员工,曾从事单位后勤工作(即二线工作),2004年4月王生与公司签订《食堂承包协议》,协议期满后,公司不让王生在食堂上班,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申诉,要求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6000元,并支付因没有上班造成的济损失

王生系公司员工,曾从事单位后勤工作(即二线工作),2004年4月王生与公司签订《食堂承包协议》,协议期满后,公司不让王生在食堂上班,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申诉,要求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6000元,并支付因没有上班造成的济损失。

公司辩称,王生与公司签订的《食堂承包协议》已于2004年12月31日到期终止,双方在办理完毕食堂移交手续后,王生自行离开公司,并没有说明原因,其擅自离开公司的行为属自动离职,公司从来没有作出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故不应支付申诉人自支离职的经济补偿。

仲裁委经审理查明,王生曾在公司从事二线工作,后与公司签订了《食堂承包协议》,承包期限为2004年4月至12月31日,协议中约定,公司支付王生每月500元人工费。承包协议到期后,双方对王生的工作岗位调整进行协商,王生认为自己不适应车间一线工作岗位,双方协商未果,王生自行离开公司。

本案《食堂承包协议》实为对员工的岗位约定,在协议期满后,双方还处在协商调整工作岗位的过程,王生就自行离开了公司。从本案看,只要用人单位调整工作岗位的行为不属于恶意的,那么用人单位的行为应予以支持。

经调解无效,仲裁庭驳回了王生的申诉请求。那么,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三)项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据此,用人单位调整员工工作岗位的权利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即应以签订的劳动合同为依据。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明确了具体的工作岗位,那么由于客观情况的需要调整工作岗位,则须双方协商确定,其调整工作岗位的行为是双向的,不以用人单位的主观意识而随意调整。同样,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没有明确具体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经营状况合理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由此可见,工作岗位的约定在劳动合同中是不容忽视的。



上一篇: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约定调动劳动者工作不违约

下一篇:“计税工资”弊多利少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