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MORE>>在线咨询
让建筑质量安全成高压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31
据报道, 这几天,接连不断的公路、桥梁安全事故又冲击着国人的视觉神经。6月27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县城至三江口二级公路(新三公路)试通车第二天就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死2伤的悲剧。7月14日,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突然断裂,一辆旅游巴士坠桥,造成1死22伤。7月15日,浙江杭州钱江三桥部分桥面突然塌落,一辆行驶中的货车被卡,司机跳车受伤。
细看这几起事故的新闻报道,发现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发生事故的公路或桥梁都很年轻。云南的“短命”公路刚好通车,福建和浙江的桥梁都才十来岁。事故发生后,虽然当地有关部门都在建筑质量问题,但明白人都知道,要想把建筑质量问题推得一干二净,或者用天气灾害、车辆超重等客观原因来解释,那是极不负责任的,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也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近年来,因建筑质量而导致的安全故事频频发生,虽然有关部门在事故发生后采取了“亡羊补牢” 式的措施,但那一条条血淋淋的生命并没有唤醒一些无良官员、无良企业、无良商家的良知。运用伪劣材料、施工偷工减料、验收你好我好仍然“潜规则”在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造成一些地方建筑质量低劣、安全故事频发。被媒体大量报道的“楼脆脆”、“楼歪歪”、“桥粘粘”等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住楼房、行公路、过桥梁……建筑质量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在当前社会风气和伦理道德正在滑坡变质的年代里,仅仅依靠企业商家的社会良知来维系建筑质量安全是不现实的,国家相关部委必须建立健全建筑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将建筑质量安全设置成高压线,一旦出现建筑质量问题,相关责任人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比如,上述几起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就应该立即启动问责机制,将当初决策者、建设者、施工者、监管者一一亮相,看看问题究竟出在什么环节,究竟谁应该为如今的损失买单。
当前,住建部正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推行建筑质量终身责任制,一旦质量出了问题,不论人走到哪儿,都要追究责任。这是一个好制度,而且也是一个适用于公路、桥梁、水库等所有建筑工程领域的制度。制度虽好,但不能走样,因为中国现在很多好制度在执行时都变了味。当然,在重处建筑企业负责人时,也千万别忘记了那些坐在空调屋里的“总指挥”“副部指挥”们,这些才是导致一个又一个建筑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因为他们要通过建筑工程树形象、捞政绩、得实惠、谋利益。
期待相关部门能够迅速查清近期这几起事故背后的真相;期待这几起事故能够警醒那些还在昏昏欲睡的官员、商家和建筑企业负责人;更期待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建立强有力的建筑质量安全高压线,不“电”死几个无良建筑企业负责人,也许,血淋淋的建筑质量安全事故仍会频频发生!
上一篇:节能建筑业政策利好
下一篇:可再生能源促绿色建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