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MORE>>在线咨询
山东安丘贯彻《建筑法》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31
1
山东省安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全面贯彻《建筑法》,力促工作上水平,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自1998年《建筑法》实施以来,该市累计审批单位工程1231项,建筑面积约560万平方米,住宅工程优良率达到55%,其中潍坊市级优良工程466项,潍坊市级优质结构工程18项,创“泰山杯”工程34个、“鸢都杯”工程36个、省市“质量诚信、用户满意”示范工程102个、山东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0个。
强化方法措施严格制度落实
一是依照法定程序,把好建筑市场准入关。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为依托,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建筑法》学习,不断提高建设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自2002年至2008年底,该局共累计审批施工许可项目623个,总审批建筑面积316万平方米,总额34.6亿元。2009年1~9月份累计审批施工许可项目102个,总审批建筑面积84.5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0.4亿元。施工现场工程项目经理、项目班子基本能做到持证上岗,多数的监理单位能依照监理合同规定实行全过程监理。局属职能部门依法加强对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质量检测及机构的资质资格审查,严把建筑市场准入关。
二是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提高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并实施了管理制度,招投标活动严格标文报备、评标定标以及招投标投诉处理等程序,建设项目进入市交易中心有形市场进行招投标活动,确保了招投标活动的依法进行,增强了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该局累计为1126项工程进行招投标,工程招投标率为98%,有效地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运作。
三是健全执法体系,提高工程建设监管水平。2004年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一步整合执法资源,成立建设执法检查办公室,建设行政执法工作实行一个窗口对外,避免多头执法,责任到人。该局在工作中采取拉网式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开工工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催办建设手续,对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工程,进行停工处理。执法办公室累计催办审批手续126项,下发整改通知83份、停工34份。
加强提高工程质量
一是把好质量监督关。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2001年顺利地完成了由竣工核验制到验收备案制的监督模式改革,形成了质量巡查与监督验收相结合、实体质量与质量行为并重的新模式。实行了划片监督制、工程项目监督责任制、差异化监督制等监度,做到行政执法分区到人,责任到人,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工程质量综合大检查、召开质量现场会相结合的立体化监督形式,做到对工程基础、主体结构、装饰、安装巡查到位,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关键部位必检,实行重点部位重点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对影响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监督。
二是加大工程质量检查力度。近年来,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及强制性标准条文,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对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市场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规范其质量行为。该局结合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坚持每年在全市开展四次以上质量大检查,检查中突出以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为主,既查工程实体质量状况,又查市场主体的质量行为。一旦发现严重违反强制性标准的问题,根据“四不放过”(分析不出原因不放过、责任落实不到人不放过、找不出质保体系的漏洞不放过、未采取补救措施不放过)的原则,予以处理。
三是把好备案关。该局通过严格竣工验收备案工作的管理,对在建设及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消防、规划认可文件不健全的工程不予备案,并责令整改,重新组织验收,有效防止了不合格的工程流向社会。自2001年以来,该市共有27项工程因为在备案过程中发现存有未整改的质量问题被责令重新组织验收,有16项工程被责令进行消防验收。
四是抓好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02年就制定了《安丘市防治住宅质量通病实施意见》,确定了治理质量通病的目标。该局每年与责任主体单位签订责任制,明确治理内容、治理目标、治理责任,使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从各自的专业角度研究制定治理措施,通过开展治理质量通病攻关、走出去请进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了积极效果。目前,混凝土工程跑模、漏浆、漏振,防水层和管道工程渗漏,装饰工程粗糙等多项工程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
五是大力推广应用“四新技术”。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把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作为确保工程质量水平的关键性措施来抓。该局坚持抓点带面,典型引路。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不同结构的样板工程及分项样板工程,做到以点带面,学有样板,赶有典型。同时,该局组织搞好学习交流。通过样板引路,学习交流,实物展示,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新的工艺迅速得到推广,先后推广了竹胶模板、EPS板外墙外保温、硬架支模、砖砌体24墙双面挂线、混凝土工程模板周边粘贴海绵条、楼梯踏步的阴角部位加钢筋护角等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创造,不仅提高了工效,节约了成本,而且保证了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六是把好建材检测关。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投资近80万元,购置各项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范围不断扩大,检测手段不断健全,大大提高了工程检测、试验能力,有效地遏制了伪劣建材进入施工现场,为提高工程质量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在为施工单位和生产企业提供检测服务的同时,该局抓好建筑材料备案制度管理,实行新型建筑材料市场准入制度,杜绝不合格的建材使用到工程当中。
七是建立完善了质量投诉机制。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完善了质量投诉处理程序,强化住宅质量投诉处理的管理工作,做到件件有落实、有反馈。对投诉工程质量的行为,落实专门力量,该局限时认真调查处理。该局还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大力开展了“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工作”,通过逐户逐间的验收提高了装饰工程质量,避免了过去质量抽查产生的检查盲点。参建单位在分户验收完毕后将验收人员名单及质量投诉电话张贴在每户入户门后及工程明显位置公示,这项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质量投诉效率,避免了因投诉不畅造成矛盾激化。
上一篇:工程质量实现信息化管理
下一篇:重庆的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