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3426037149

工程款

律师介绍
业务领域
联系我们
说房网

在线咨询

  • (*仅律师可见)
  • (*仅律师可见)
您现在的位置是: 建设工程 > 工程款 >

上海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31


 上海把“制度+科技”渗透到整个建筑市场的监管之中,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水平,使各类建筑市场信息始终处于公开状态,处于各方的监督之下。

  去年以来,上海市将建筑市场的整治和规范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重中之重,在“查”、“改”、“立”上下工夫:“查”,就是全面自查全市建筑市场的基本情况,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就是及时整改建筑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消除在建工程的质量安全隐患,解决建筑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立”,就是通过建章立制,推动建筑市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经过去年一年的整治,截至目前,已有565家“问题”企业被清出,占全市建设工程企业的6.4%。

  完善制度 形成联动机制

  为深刻吸取2010年“11·15”特大火灾事故教训,上海认真梳理建筑市场的规章制度,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坚持“严密”为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从市场管理、现场管理、建材管理三个方面,形成建设工程监管的完整制度框架结构。分别制定和修订了《上海市和安全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出台了《上海市管理办法》、《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办法》等8项政府规章,制定了《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招投标管理若干规定》、《上海市住宅修缮工程管理试行办法》等18项规范性文件。各区县也先后制定了89项制度。

  在遏制转包和违法分包方面,从规范分包入手,制定了《上海市建设工程分包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备案管理办法》,对转包、违法分包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同时还规定,今后凡是不向管理部门备案的分包合同,建筑安装工作量不计入分包企业的业绩,不能作为企业资质升级的依据。2010年全市备案的专业分包合同为2268项,2011年备案的专业分包合同已达到10632项。

  此外,上海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积极推动建立政府部门内部监管体系与部门联动机制,努力消除管理的盲区和空白,实现各类建设工程全部纳入监管程序的目标;积极推动统一、分级、分类管理体制的建立,从制度上明确市与区(县)工作分工,划分建设与水务、房管、绿化市容、交通港口、民防、消防等部门的工作边界,形成全面的分级分类建设管理系统。同时,积极鼓励区县发挥街镇作用,将建设工程监管向街道、乡镇延伸,加强对小型建设工程的属地化监管。

  落实责任 形成惩罚机制

  2009年中央部署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市纪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此项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

  为落实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上海加大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队伍建设的力度,对机构职能、监督队伍力量、监管人员结构、人员素质要求、经费保障等各方面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部分区县已经调整了机构设置,增强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量。各区县还结合党建联建工作的开展,积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宣传和表彰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营造安全文明的施工氛围。

  为进一步规范建筑监理行为,上海市监察局在督促提升监理待遇的同时,严肃处理监理中的失职行为,并进行责任追究。在整治中,改变建筑市场只在准入环节监管的“一头严”现象,通过责任追查,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立即清出;将责任落实到,使有违规行为的企业不能再参加招投标。去年,全市建设管理部门查处各类案件1552件,处额3800多万元,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大幅度下降,与2010年相比下降25.4%。

  严格管理 建立公开机制

  上海把“制度+科技”渗透到整个建筑市场的监管之中,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水平,使各类建筑市场信息始终处于公开状态,处于各方的监督之下。

  在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方面,现有建筑建材业信息管理平台改造取得初步成效,建设程序监管、市场主体监管等系统已经与全市各区县联网,基本上能够实时反映企业、项目、人员的情况。同时,项目审批结果、招投标情况、企业申办资质等情况,也已向社会全面公开。以“统一平台、信息共享、管理协同、执法联动”为原则,全新的“1+5+X”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平台已开始项目建设,部分区县已开始试点,宝山区建设工程综合管理系统已经开始运行。依托该系统,乡镇建设工程管理专员可以使用手持信息终端设备巡视建筑工地,加强现场监管。全新的管理系统将在两年内覆盖全市。

  同时,上海积极推动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平台与各部门的联通,使立项、规划许可、企业登记、年检、资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用工信息、特殊工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信息融为一体,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建设工程信息系统的内容,为动态监管奠定了基础。重点加大信息系统在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督促各级管理部门及时优化完善管理流程,完善配套操作办法。加强市级建设管理信息与区县、乡镇信息的联通,发挥信息管理数据库的作用,使现场管理与市场管理有机结合。

  去年12月,上海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开通了“上海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平台”专栏,市政府12个委办局与17个区县政府均开设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专栏。从去年7月份起,上海市监察局与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通过信息系统,对所有企业的人员、业绩等信息进行全面筛查,市、区(县)两级建设管理部门重点对存在人员不达标、有投诉举报、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等不良行为的1915家企业进一步实施核查,发现有777家企业不能满足资质标准要求,其中有565家企业的资质被注销、降级或撤回,不能再承接相应的工程,212家企业被要求限期整改。到去年底,全市已公开工程建设项目信息106826条、信用信息239372条,其中不良信息2363条。市级共享平台的开通,进一步增强了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方便了社会公众查询了解,强化了对政府部门的监管,营造了从业单位和人员“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氛围。



上一篇:建筑电气设计施工探讨

下一篇:人大代表建议建筑领域采取“周薪制”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